九年级上册物理实验过程及总结

2021-12-24 00:44  阅读 161 次

来自文库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含支架)一个,钩码盒一套 。

实验设计 :

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

提出问题:

左边第一格处挂2个钩码,右边第一格处挂几个?

左边第二格处挂3个钩码,右边的3个钩码挂哪里?

……

实验步骤与过程:

……

杠杆尺平衡实验数据记录表

左边 右边

格数 钩码数 格数 钩码数

1 2

2 3

……

实验结论:

不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

实验条件:

将两个钩码挂在左边第三格上,能找到多少种方法使它平衡?

实验步骤及过程:

…… 杠杆尺平衡实验数据记录表

左边 右边

格数 钩码数 格数 钩码数

2 2

2 2

2 2

2 2

2 2

实验结论:

不等臂平衡条件的研究:步骤1.调节杠杆两端的 B

,使横梁平衡。步骤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用细线依次悬挂个数不同钩码,(假设左端砝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阻力F2,右端钩码的重力产生的拉力为动力F1,)先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再选择适当的阻力F2,然后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步骤3.固定F1大小和动力臂l1的大小,改变阻力F2的大小,再移动阻力作用点,即改变阻力臂l 2大小,直至杠杆平衡,记录下此时的阻力F2和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记录表格中。步骤4.改变动力F1的大小,保持动力臂l1的大小以及阻力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 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步骤5.改变动力臂l1的大小,保持动力F1和阻力F2不变,移动阻力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臂l1、阻力臂l 2的数值,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表中。步骤6.整理实验器材。数据记录实验数据记录表如下:动力F1 (N)动力臂l1

(cm) 动力×动力臂

(N•m) 阻力F2

(N) 阻力臂l2

(cm) 阻力×阻力臂

(N•m)

1 10 C 2 5 0.1 分析论证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探究结论是: D 。(1)依次完成上述探究报告中的A、B、C、D四个相应部分的内容:(每空1分)

A ;

B ;

C ;

D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在探究报告中,该同学所设计的实验数据记录表是否存在一些缺陷,如何改进?

1)A、B、C B、螺母

C、0.1 D、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便于在杠杆上测量力臂(读取力臂)(3)记录数据只有一组,应多测多记几组数据

(你自己想一下吧)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

1、 实验原理:P=ρgh

2、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3、 管的长度有什么要求? 大于760mm

4、 倒置放手后,水银面为什么下降? P大气PHg

5、 下降后,管内水银面上方是什么? 真空

6、 760mm是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而不是管内水银柱的长度。

(1)玻璃管稍稍倾斜是否影响实验?不影响,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2)一直倾斜呢?

水银逐渐充满整个管子。

当管子的高低于760mm时,实验结果就受影响了。

7、换成粗管或形状不规则的管子,实验结果如何?

不变。结果只取决于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与管子的形状无关。

8、实验中将玻璃管上提或下压2cm(管口始终在液面下),实验结果如何?

不变。

9、不小心玻璃管顶部弄破,会出现什么现象?像喷泉一样喷出吗?

水银全部退回水银槽

10、如果管长只有600mm,实验结果如何?

(1)水银是否充满整个管子? 充满

(2)管子顶部是否受压强?多大? 受,P管=P大气-P水银

(3)顶部换成橡皮膜,会有什么现象? 向里凹

11、实验中不小心混入空气,实验结果如何?水银柱上方空气压强多大?

变小。上方空气向下压水银柱。

P空气=P大气-P水银

12、某次实验时,将玻璃管倾斜。无论怎样倾斜,管内水银始终无法充满,说明什么?

管内混有空气。

13、如果在高山上做这个实验,结果怎样? h水银760mm

14、换用水做实验呢?水柱多高? h水柱≈10m

天平的使用方法 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6.物体的质量 =砝码+游码 7.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8.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9.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10.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使用注意: 1.事先把游码移至0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左右平衡。 2.右放砝码,左放物体。 3.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在使用天平时游码也不能用手移动。 4.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5.加砝码应该从大到小,可以节省时间。 6.在称量过程中,不可再碰平衡螺母。

2011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实验探究系列训练--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提出问题】

说出猜想:

实验方法: 控

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和

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在弹簧秤下挂一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获取证据】测得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lXl0-4米3,柱体的重为0.6牛顿。当圆柱体缓慢地浸人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深度h/米 0.1 0.2 0.3 0.4 0.5

弹簧秤的示数F/牛 0.48 0.36 0.24 0.12 0

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P/帕 1.2×103 2.4×103 3.6×103 4.8×103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定量关系是





【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是

▲ 帕。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0.3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 牛。

2 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A U型管左右两管内液面的高度差来感知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B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关系:要控制深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不同液体的相同深度处

得出的结论是

注意:在探究过程中应选取密度相差较大的两种液体

C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关系。要控制密度相同 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种液体的不同深度处

得到的结论是:

D将压强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cm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结论:

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cm和9cm,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得出结论:

E 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如图24所示。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关于

液体内部的压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

(1)_______

(2)_______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图11是老师在演示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浓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1)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_______有关;(2)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_______有关;

(3)比较③④⑤三幅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下表是小明同学利用图17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液体压强规律时所测得的部分数据.

(1)实验所得的数据有一组是错误的,其实验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上列实验数据,归纳可以得出液体压强的规律:①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结论是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的数据得出来的.

5.小明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几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水 5 朝上 4.9

2 水 5 朝下 4.9

3 水 5 朝侧面 4.9

4 水 10 朝侧面 9.7

5 水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马德堡半球

(对应教材第P56——P57)

教学目标:

了解大气压的存在。

知道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了解生活中大气压的现象。

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感受大气压。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感受大气压。

教学难点:解释生活中大气压的现象。

教学准备:吸盘2个,马德堡半球的资料,玻璃片2片,小口玻璃杯,广口瓶,鸡蛋,塑料片,brainpop视频

教学过程:

目标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计时间 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关于空气力量的知识,并且一起玩了一些与空气力量有关的小游戏。谁能告诉大家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和空气力量有关的?电风扇、风力发电机、飞机、气压千斤顶、风……(可以用气球吹满气以后放掉,飞出去来示范一下)5分钟 很好,看来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观察得很仔细。今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关于空气力量的内容。 吸盘演示(展示吸盘)同学们来看一下,这是什么?吸盘2分钟 真聪明,现在老师把两个吸盘口对口对准了压一下,谁上来拉一下试试?叫2到3个学生上台试 如果老师不压吸盘,还能不能吸住呢?不能 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不挤压,吸盘就不能吸在一起?同时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对吸盘,讨论之前可以试一下。现在开始。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挤压的时候把吸盘中的空气挤压掉了,所以周围的空气就把吸盘往里压。)5分钟知道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播放视频好,其实之前已经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5分钟 视频放完了,现在你们知道了为什么吸盘会吸在一起了吗?谁来陈述一下原因?周围的空气把吸盘压在一起。 展示马德堡半球真聪明,老师这里有一个马德堡半球,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损坏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一起来看一下内部结构的。走到学生中展示2分钟 现在我们来进行下一个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感受大气压。两片玻璃老师手上有两片玻璃片,玻璃片的两面光滑程度不一样。请几个学生来摸一下5分钟 老师把玻璃片沾点水,然后把光滑的一面合在一起,看看有什么现象?两块玻璃黏在了一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水把它们粘在一起的(那水为什么不能把其它东西粘在一起呢?<用其他的东西举反例,随手拿其它的东西试验>) 两片玻璃之间都是水的话,那中间的什么没有了?空气 现在谁知道为什么玻璃片能黏在一起?因为周围的空气把它们压在一起的 真聪明,我们再看一个实验。 鸡蛋掉入广口瓶老师这里有一个煮熟的鸡蛋和一个广口瓶。(展示物品)这个鸡蛋是略大于瓶口的,所以如果把鸡蛋放在瓶口上会怎么样?卡在上面(同时演示)1分钟 好,接着老师把点着的酒精棉花放在瓶子里,平且再把鸡蛋放在瓶口,看看有什么现象?鸡蛋掉下去了 谁能来解释一下这个现象呢?点着的火把空气消耗完,外面的空气就把鸡蛋压进了瓶子里 水杯倒放看来大家都很聪明,接下来,老师做一个高难度实验了。这里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和一片薄薄的塑料片。现在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实验)可能都站起看(控制纪律)(每个小组都试一下)5分钟 谁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水杯倒放,水却不会流出来的原因。外界的空气把塑料片压在杯口,水就不会流出去。 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么多实验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空气有力量 生活中的其他力放出brainpop视频现在你们都了解了哪些力啊?一个一个分析5分钟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序号为 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比较序号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比较序号为 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处,不同液体的压强与密度有关.

1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 控制变量法 液体的密度 深度 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103 0.3 2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 密度 深度 A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密度 深度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__4:(1)4(1分) (2)①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分)

1.2.3(或1.2.5或1.2.6)(1分) ②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1分)

3.5.6(1分) 5:(1)1、2、3(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3)5、6

本文地址:https://www.ehuixue.com/152030.html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慧学在线的微信号,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惠学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