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种的相关知识

2022-02-12 06:12  阅读 28 次

[编辑本段]蒙古人种的体质特征

  肤色在世界所有人种中居中,呈黄色或黄褐色。头发大多色黑且直而硬,部分人有轻微的卷发;少数为浅色发。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脸型有扁平的,还有窄长的。下巴不凸出,但是有些人较尖,有些则为较扁。颧骨突出。鼻宽度中等,鼻梁不高;唇厚适中,大多略向前突出;眼裂中等,眼球呈褐色,上眼睑褶发达,大多有内眦褶遮盖泪阜,眼外角一般高于眼内角。头骨上表现的特征是鼻尖点指数中等,眼眶较高。美洲印第安人面部不象亚洲的蒙古人种那样扁,鼻子的突出度也稍大。上门齿舌面的铲形结构也是黄种人的显著特征之一。

[编辑本段]蒙古人种的分布

  蒙古利亚人种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纯蒙古利亚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的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南亚的不丹,锡金;这是新蒙古人种,或者叫北蒙古人种。

  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东帝汶。在俄罗斯,尼泊尔,印度,美洲各国,也有相当多的黄种人。东南亚的除了中国人,其他的黄色人种是马来人种

  另外,蒙古利亚人种从两万年前,开始从东亚向周围迁徙。所以,今天的中亚,西亚,南亚,东欧,中欧,北欧,很多的民族是黄白混血种。而今天的东南亚,太平洋诸岛,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很多的民族是黄种人与赤道人种的混血种。地理大发现后,美洲的蒙古利亚人种与白人又发生了广泛的混血,这种现象在拉美更加明显。

[编辑本段]蒙古人种的划分

  大多数中国人及周边一些国家的人群属于现代蒙古人种,可以分为五个亚种:现代蒙古族的种族类型属于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亚种,又称作西伯利亚亚种或大陆蒙古亚种,是蒙古人种中比较典型的代表,主要分布于中央亚细亚和西伯利亚等亚洲大陆的腹地。他们体质特征具有鲜明的特色:面部既高且宽,因此脸部显得很大,并且非常扁平;颅型多半比较低、宽,由很大的垂直颅面指数所反映出的低颅高面性质是该小人种的一个突出特征;鼻根一般比较低矮,鼻型略宽;眼眶比较高,内眦皱褶(蒙古眼)和上眼睑皱褶(单眼皮)等蒙古人种性状十分典型。其他的区域性蒙古人种类型包括:东亚亚种,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朝鲜等东亚地区;南亚亚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的印支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等地;东北亚亚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的东北角和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格陵兰岛等极地附近地区,以因纽特人、阿留申人为其主要代表;美洲亚种,即印第安人的各个类型群,该人种广泛分布于南、北美洲大陆。这些人群在体质特征上虽然有一定差异,但都属于蒙古人种的范畴。我国目前居民的主要种族成分是蒙古人种中的东亚、北亚和南亚亚种。

[编辑本段]蒙古人种的形成

  与其他人种形成的过程一样,蒙古人种的形成是一个既漫长又复杂的过程。蒙古人种大约起源在东非维多利亚湖沿岸。后来经过几万年分化、迁徙,在地理分布上基本定格为今天的格局。

  人类学家通过对我国石器时代人骨标本人种问题的考察反映出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中国是蒙古人种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旧石器时代中期以来,我们的远古祖先就在非洲这块土地上开始了向蒙古人种的发展历程。这一人种的形成、发展和分化的过程基本上是在单一的蒙古人种主干水平上发生的。这种相对来说比较单纯的人种学背景,为阐明东亚、美洲文明几千年来持续稳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由于气候逐渐转暖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扩大,生活条件也有了改善,人口的数量急骤增加。因此可以想见,当时各人类群体之间的迁徙、接触和混杂现象一定较之旧石器时代来得更加频繁,这无疑将会大大地促进人种分化的历史进程。在我国地下出土的古人骨研究资料中,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的材料比较丰富。这些人类学资料多半集中在田野考古工作开展的时间较长、遗址分布比较密集的黄河流域、内蒙古长城地带、燕山南北以及长江中下游和部分南方沿海地区。

  历史上,蒙古利亚人种的种族特点出现的非常早。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就是铲型门齿,这是蒙古利亚人种的特有性状。但北京猿人不是现代黄种人的祖先。真正的黄种人在五万年前的中国才出现,典型的是马坝人,柳江人。但更出名的是一万八千年前的北京一带的山顶洞人,他具有了大部分现代黄种人的特点。山顶洞人是一种尚未分化的黄种人,他兼具了远东,北方,北极和美洲蒙古人种的特点,甚至正如当时北欧人具有蒙古利亚人种特点一样,他也具有一些北欧白人的特点。有的学者估计,山顶洞人已经和北欧白人在隔绝状态下繁衍了两万年,即大概1000代。这两万年并不是单纯的就地繁衍,而是伴随着大规模的迁徙的。从蒙古人种的祖先从东非向东北亚洲启程那一刻始,蒙古人种的繁衍分化就掐下了秒表。因此说来,山顶洞人已经是真正的黄种人了。

本文地址:https://www.ehuixue.com/157937.html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慧学在线的微信号,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慧学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