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蒹葭》

2022-10-11 14:30  阅读 11 次

一、文学欣赏《蒹葭》

蒹葭 《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赏析]:这是一首怀念故人的诗歌。描写的是作者与故人相隔而不得相见。可是当看到深秋早晨的芦苇上的露水凝结如霜,面对流淌的将河,幻想到故人好象就在那水中小岛的地方,便想去追寻的情景......

全诗共三章。此诗采取重章的形式,反复咏叹,以达到反复抒情的目的。

《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一部诗歌总集,相传孔子曾对其做过删节和修改。全书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0多首诗歌,因而又称《诗300》。内容上以各国民歌(《风》)为主,也有描绘天子和统治阶层状况的雅歌和颂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种景况。本首《蒹葭》就反映了2500年前的一段感情。

注释<1>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

蒹葭(jianjia):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伊人:对自己爱的女子的尊称。一方:另一边。

溯(su)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从:追寻。

阻:险阻,道路难走。游:指直流的水道。

宛:仿佛,好像。说好像在水的中央,言近而不至。

<2>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干。

湄(me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跻(ji):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坻(chi):水中小洲或高地。

<3>采采:众多的样子。已:止。

涘(si)水边。右:迂回曲折。

沚(zhi):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浩荡芦苇莽苍苍,清晰白露化为霜。

心湖摇曳惟有她,伶俜站立水一方.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道艰漫且长.

顺流而下互追随,已然她在水中央.

茂密芦苇盛萋萋,犹湿白露映霞光

心湖荡漾惟有她,依偎水草连岸旁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路弯崎山冈

顺流而下互追随,隐约淡坐孤石上

葳蕤芦苇郁葱葱,晶莹白露烁光芒

心湖涟漪惟有她,悠然徜徉水岸乡

逆流而上相跟从,奈何途曲径如肠

顺流而下互追随,了却沙洲寂寞伤

苍苍的芦苇啊,

你那白露已凝结成美丽的晨霜;

我那倾心的人啊,

似就摇曳在那秋水茫茫的远方。

我要逆水而上哦,

但道路艰难、路途漫长!

我要顺水而下哦,

她仿佛在那茫茫水域的中央!

萋萋的芦苇啊,

你那白露已映衬着东方的霞光;

我那倾心的人啊,

似就依偎在那水草相连的岸旁。

我要逆水而上哦,

但道路艰难、崎岖山冈!

我要顺水而下哦,

她仿佛就在那水中的孤石上。

采采的芦苇啊,

你那白露已辉映着朝日的光芒;

我那倾心的人啊,

似就轻吟在那绚丽水滨的岸乡。

我要逆水而上哦,

但道路艰难、曲折如肠!

我要顺水而下哦,

她仿佛就在那水中的沙洲上……

二、我最欣赏的文学作品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代表作,它不是一部杜撰的小说,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记录了她上小学时的一段生活。当我读这篇作品的时候,我被书中的主人公小豆豆天真,善良,纯洁,自然的行为和语言所打动,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刻意的遮掩,没有有色的褒贬,作者平实朴素的文风,小豆豆随心所欲的流露,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三、文学鉴赏 要点

这个问题很大,略说一二。

读诗与读小说,都要经历文学艺术鉴赏的过程,二者有共性也有异性,其实只要是文学作品,无非细节与整体,客观与主观的问题。

首先,什么叫鉴赏?鉴就是鉴定,赏就是欣赏,鉴定是理性的,欣赏是感性的,鉴定是客观的,欣赏是主观的。欣赏可以不需要理由,喜欢就是喜欢了,但是这只是完成鉴赏的一半,因为还有一个“鉴”,鉴定必须拿出理由。(陶渊明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即所谓“赏析”的出处,赏析与鉴定,都是强调主观与客观。)

那么,我们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理由从哪里来,这就牵涉了鉴赏需要抓住的要点了,所谓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要站出来客观的评价一个作品,就先要进去了解他。了解的是这个作品的整体与细节,比如说作者,创作时代,相关背景,作品形式体裁,这些是整体的,而作品中的字法词法句法,是相对的细节,熟悉并把握了这些整体与细节,我们才做出一个感想,这在孟子而言,就是所谓的“以意逆志”。所以,识字,知人,论世可以说是通用的法则。

诗歌与小说的有很多不同,最大的一点就是诗歌押韵且短小,小说更长更大。所以在读诗时,我们要注意的首先是识典,诗的意味很多时候是通过典故来达到的,其次,在音律平仄上的和谐,也是小说没有的。而读小说时,我们更多的注意是情节,也就是说,大概可以认为,诗的阅读,更重于虚中而来的感受,小说的阅读,更重于实中而来的感受(这不是绝对)。

清代吴乔的“文饭诗酒”说可以供我们理解阅读诗与阅读小说的不同。因为诗与小说都是语言构成的,饭与酒都是米做成的,饭与酒的区别,恰是文章与诗歌的区别。

这个问题很大,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以上仅仅是一点窥见,要具体谈的话,其实知人,论世,识字,吟诵,比较,文法,意逆很多方面都需要专题讨论的。

本文地址:https://www.ehuixue.com/170098.html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慧学在线的微信号,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