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古诗的意思(部编版古诗《赠刘景文》:内心强大的人,究竟有多厉害?)

2020-07-05 17:05  阅读 845 次


诗词故事

古往今来,诗人都善于观察周遭的人、事、物,用一颗敏感的心,去感受体验周围环境的变迁。

尤其是变幻的四季交替,春天和夏天的生机勃勃,秋天和冬日的寂寥凋零。

这其中的滋味,自然能引发许多人的感慨,尤其是变化剧烈的春天和秋天。

尤其是秋天,它的萧条孕育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悲秋”传统,

但是悲秋的诗歌多了,也就很难出新意。

但是今天咱们介绍的这首《赠刘景文》,苏东坡却没有悲人之悲,反而写出了深秋里的勃勃生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哲宗元佑五年,即公元1090年,这一年54岁的苏轼在杭州任太守。

见到了刘景文。这刘景文是何许人?他是将门之后,父亲在与西夏的战事中力战而死,只剩下刘景文一人。

苏轼在杭州见到他时,刘景文已经58岁,已是暮年,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么着了,没想到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他,还写了这首《增刘景文》来勉励他。

经过苏轼的推荐,刘景文稍稍得以升迁,不曾想两年之后刘景文就去世了。

纵观全篇,每一句都是在勉励刘景文,但是这何尝不是他自己晚年的写照呢?

苏轼的一生,可谓经历了不少坎坷,但是几十年的宦海生涯,始终没有把他的壮志雄心消磨掉。

回到早年,23岁的苏轼因为其卓越的才华,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赏识,后来苏轼又参加制科考试,获得了第三等,此乃北宋建国以来名次最高的一位。

此时的苏轼真的是春风得意。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朝廷上正酝酿一场巨大的风浪,大臣分成两派,一派叫保守党,一派叫新党。

双方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战,你来我往,各不相让。

很不幸,苏轼因为与保守党的密切联系,就被卷入了这次大战,从此他的命运,如同一个小舟,在命运的大海中飘荡不止。

为了逃脱这一风波,苏轼自己写申请书,希望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

朝廷批准了他的请求,先后到杭州、密州、湖州等地担任通判和知州等职务。

这样一待就是8年时光。

1079年,43岁的苏轼给皇帝上书一封,里面有些话语被新党利用,接着又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

一时之间,朝廷内是一片倒苏之声。

不久苏轼被带走,押往京城,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所幸经过与苏轼政见相同的大臣纷纷上书求情,加上北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保住了性命,但一百多天的牢狱生涯给苏轼造成巨大影响。

他的诗歌从早期的豪气奔放,转向之后的淡泊旷达。

后来新皇帝登基,太后摄政,一朝天子一朝臣,苏轼从地方调往中央,短短几个月就从一任知州升为翰林学士,也就是预备宰相。

此时主导北宋政局的从新党变成了保守党,但这些保守党大臣又拼命压制新党的人物,而且把新法都废除了。

苏轼认为保守党的所作所为,与当年的新党是一丘之貉,又遭到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

从此苏轼变得里外不是人,因而自请外调,到杭州担任太守,此时的苏轼已经53岁了。

经历了宦海沉浮的苏轼,此时心境已非往常可比,他没有消极厌世,而是不为逆境所屈服。

一向认为三十岁之后做官,五十岁后才被封爵,这是正常现象。

苏轼对于新皇帝还抱有希望,因为他曾经长期做过皇帝的侍读大臣,陪着皇帝读书。

他们之间,既有君臣之义,又有师生之情。苏轼此时内心又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咱们今天介绍的这首诗,就是苏轼在这种情绪下写的诗歌,诗中不仅仅是对朋友的勉励,更是对自己心路历程的写照,下面我们就来仔细欣赏一下吧。

这首诗描写得晚秋的景色。

第一句:“荷尽已无擎雨盖”。

写的是枯荷。荷出淤泥而不染的,本来是高洁品质的象征,只有到了深秋,池塘里的荷花只剩下花茎,连一片枯叶都不剩下,唯独一片的凄清冷寂。

历来诗人咏荷,都少不了写叶子,比如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以及李商隐的“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这里,还有枯荷可以听雨,到了苏轼这里则更进一步,连枯叶也没有了,可谓衰败至极。

但随之第二句就将笔锋一转,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

残菊与枯荷,虽然同为表现衰败的场面,但是却以“傲霜枝”写出了秋菊的孤傲之态和贞洁之气。

“傲霜”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

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须记”。

人人皆厌恶萧瑟秋风、严寒之日,诗人却偏偏赞赏其为“一年好景”,而且谆谆嘱咐“君需记”,你一定要记住。

这里是以平凡无奇的语言,写出了一种出人意料之感;

第四句:“正是橙黄橘绿时”。

金秋刚过,正是万物丰收的季节,橘绿橙黄,又向我们展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诗中前两句给我们的感觉是一派萧条,草木凋零枯萎暗淡的色彩,而最后一句的出现,正是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的秀丽色彩,是为神来之笔。

然而诗人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多余的语句,这就给予读者一种踏实稳重的美的感受。

古人说“情随事迁”,意思是感情随着外在的改变而改变,而苏轼偏偏有这样的能力,他能用景色的变化来改变人的感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碧绿。

虽然说用笔淡雅温柔,却有着说不尽的蓬勃朝气。

写深秋初冬之景,而能化凋谢零落为饱满丰硕,这大概只有苏东坡才能如此了吧。


诗词解析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只剩下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阁下一定要记住啊,

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


诗词考点

1、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案:这首诗描写的秋末初冬的景象,诗人一开始就为我们描绘了出来:“荷尽”“菊残”都表明了季节特征。

2、“菊残犹有傲霜枝”中,“傲”字有什么妙处?

答案: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给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采用以景喻人的手法,写这首诗用来激励老朋友,同时也激励自己。

当时苏轼也是50多岁的年纪,按照当时人的寿命,已经是老年了,但是诗人对于未来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尤其是诗歌的最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展现了苏轼的豁达胸襟和积极乐观的态度。

本文地址:https://www.ehuixue.com/39422.html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慧学在线的微信号,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