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语兰心】乡野美食║俊发

2020-10-03 17:08  阅读 451 次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蝶语兰心1365期
乡野美食
一、黄菜米饭我小的时候,村上有这么一句流行语“黄菜米饭,香死老汉。”现在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可能闻所未闻,更不可能了解其中的含义。
开春天暖,地里的油菜苗开长,这时要进行一次定苗。即铲除多余的,选留位置适当,生长健壮的幼苗。农村风俗,不管谁家种的油菜,定苗时邻居都会有不少人主动参与。主人不必招待,只是谁铲下来的菜苗,即归谁所有。
当地人称油菜苗为蔓菁菜。虽然冬天蔓菁叶也可以撅来食用,但那时其叶甚小,采食者不多。只有到定苗时,不仅叶大而且肥厚,同时部分已开始抽苔了。整株铲下来,成了做菜的上好材料。
油菜苗最常见的食用方法是,整株洗净,焯熟,捞出,挤出多余水分,切碎,撒上细盐,刺啦一声,泼上刚加热的熟油,搅拌均匀即成。这样做成的菜,颜色翠绿,清香扑鼻。奇怪的是,当地人不称其为绿菜,却偏偏以黄菜命名。
在青黄不接的春季,当年农村人多以小米为早饭主食。所谓米饭,其实就是用小米熬成的粥。这里特别要说一下,渭南方言在前边提到的那句话里的发音,颇有微妙之处。其中米饭的饭字,老汉的汉字,均发轻声。如果饭字发成重音,所指将会被误为以大米为食材做成的干饭了。
天已不怎么冷了,早饭时,就有人走出大门,手端盛满粘稠小米粥的大老碗,碗面堆着冒尖的黄菜,蹲在门前的 碌碡上,一边一抄一大块地就菜吃着,一边和同样那么吃着的邻居闲聊。那时,这可算是巷道里特有的风景。
走出大门在村道吃饭的,多为中老年男性,女人和小孩,一般都是在家里,围着一张小矮方桌就餐的。
不分男女老少,吃黄菜米饭,能吃的那么惬意,那么痛快,那么酣畅淋漓,只有当年那些亲历者才体会得到。
二、蛤蟆脊背现在的市场上,几乎各种豆类的价格,都数倍于小麦。但在过去,北方以小麦为主粮,细粮,价格则远高于那些被称为杂粮,粗粮的豆类。
豆类作物,种类繁多。当地较多种植的,首推黑豆,主要用于施肥。其次是白豆,也叫黄豆,多用来磨豆腐、泡豆芽。再次是绿豆,除了泡豆芽,制成淀粉后,既可做粉条,也可做凉粉。绿豆面粉压的面条,被称为杂面条,比麦粉面条便宜。豌豆多在滩地与小麦混种。打场后,过筛,与小麦分离。豌豆粒圆而硬,煮食者很少,多用作骡马和毛驴的精饲料。以前,在路上,常可见到,嘴上套着布袋,边走边嘎嘣嘎嘣吃着袋里豌豆的牲口。那时有句俗话说,豌豆吃了没有劲,说给驴听驴不信。
豌豆经磨子或碾子稍加研磨或碾压,使其豆皮与豆仁分离,簸去豆皮,留下的便是豌豆仁了。因其色黄,所以也被叫做豌豆黄。将这豌豆黄用水泡透,捞出,按约三厘米左右的厚度,摊入预先铺了一层薄面皮的笼屉里,蒸熟,这便成了豌豆黄糕。食用时,需先用刀分切成适当大小的方块。
豌豆黄糕,醇香耐嚼,口感独特,别具风味,是种颇受欢迎的食品。因其表面有颗粒状隆起,所以有了一个形象化的名称,叫做蛤蟆脊背。
三、小米碎面关中主产小麦,人们吃饭以面食为主。麦面除蒸馍烙饼,多用来制作宽窄长短形状不一的多种面条。面条吃法,亦有多种。如臊子面,油泼面,炸酱面,蘸水面。这些吃法,颇受欢迎,当下还在大行其道,小吃饭店,随处可得。笔者所说的“小米碎面”,现在还肯享用的人,大概已所剩无多。
关中在建国后广种玉米之前,秋粮以种粟,即谷子居多。当地说到米即指小米。对于稻米,多以大米或白米称之。所以,小米碎面,当地人就称之为米儿面。
米儿面的制作,并不复杂。先炒好要用的菜,出锅备用。然后熬出适量的稀米汤,将切好的碎面下入米汤中,煮熟,加入备用的菜,即告完成。只是这碎面,也就是短面条,其切法略有讲究。擀面的擀法,与一般面条擀法相同。擀成后,将捲在擀面杖上的面,顺擀杖从上面劙开,拿去擀杖,将宽窄不同层层叠压的面片,顶擀杖方向切成十五六厘米的小段,再将这些小段面片旋转九十度,顺擀杖原来的方向下刀,切成韭菜叶宽的短条,其长度基本一致,少有碎渣。
食用这种碎面,贫富咸宜。其档次高下,尽由所用的菜品决定。最低档简单的,只调点葱花,稍好点的,加上红白萝卜,白菜菠菜,再好点的,加入黄花木耳粉条之类,更上一个档次,加入鸡蛋肉丁。
小米碎面的特点是汤窄,略显粘稠,在冬季食用,解饥止渴,而且给人一种暖暖和和的舒适痛快之感。这种面食,虽上不得台面,早先在农村,常常食用者大有人在。
那些年,农村流传着这么一句笑话:小伙捣蛋,嘴巴打烂,叫你一辈子,吃不了渭南县的米儿面。言下之意,如果吃不到米儿面,将会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当年人们对米儿面的喜爱,由此可见一斑。
四、荞糁凉粉过去,渭南街上卖的凉粉饸饹,绝大多数来自东西两塬。饸饹以荞面饸饹为主,当时几乎见不到用麦面制作的。凉粉有用豌豆面作成的黄色豌豆粉,也有用绿豆淀粉作成的半透明青粉。这两种凉粉均在浅浅的碗内冷却,成品为碗垞。出卖时,卖家左手托住碗垞,右手持一窄长小刀,先横切一刀,碗垞被分成上下两层,然后纵切几刀,使之成为比手指略粗的条状,放入碗中,加上酱醋辣子芥末之类的调料,捧给食客享用。
这里单说荞糁凉粉。其制作原料,是脱皮后的荞麦仁颗粒,即荞糁。
制作凉粉时,先将荞糁用清水泡透,捞出搋成面团,将面团投入水盆揉洗成面浆,倒入架在锅上的原形罗子过滤,细浆入锅,少许渣子存留罗子里,可以用来喂牲口。
面浆在加热之前,必须调好稀稠。有经验的人,只要舀起面浆,缓缓倒入锅中时,观察那向下流动的浆柱扭动形状,便知道需要补充的水量。因为在制作过程中,有水洗面团的工序,所以,作荞糁凉粉,也被称为洗凉粉。
熬熟的凉粉,舀入洗脸盆大小的盆内冷却,扣出后即成盆垞,其色白而略带浅灰。这种凉粉上街卖时,有一个特殊的工具,被称为挠挠或挠子。挠子的形状,很像人们以前挂在油罐子里舀油勺子,柄与勺头呈直角向上,勺头底部有如同萝卜擦子那样的孔,拿来在扣放盘内的盆垞上旋转拉动,细条状的凉粉便从勺里冒出来。抓起这些凉粉细条,放入碗中,调入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冬季,荞糁凉粉可切成两厘见方的块状,炒热食用。
荞糁凉粉,也是种颇受大众欢迎的小吃。据说,在近年乡下还有专以凉粉待客的凉粉席。
五、红薯多吃红薯,现在是加工粉条的一种重要原材料,作为饭菜小吃的食材,很容易见到。其食用方法很多,如蒸着吃,烤着吃,炒菜熬菜吃,炸成薯条吃,红薯丸子和拔丝红薯,还都是上得宴席的菜品。现在人吃红薯,多是当菜或小吃,已不再有人以之作为充饥的主食了。
上世纪中期几十年,在农村,红薯与马铃薯一样,都是顶替粮食的代用品。在生产队分配和国家供应的口粮中,四斤顶一斤原粮,五斤顶一斤半成品粮。那时,红薯价格很低,一两分钱一斤。
一九六五年,粮所供应菜农的口粮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杂粮。平常供给的杂粮,是玉米糁或玉米粉,也有时是扁豆麦粉或豌豆麦粉。但在冬季,杂粮便是红薯。因为红薯在粮食所无法保管,便一次性的把三个月的红薯全部供给。当年我们队上给社员也分配了部分自产的红薯。如此一来,全队每户人家里,都有了相当于一个月口粮的红薯。
红薯不易长期贮存,太冷会冻坏,入窖易腐烂。社员们为了减少损失,首先是切片晒干以便保存,其次是尽力加大食用量。于是八仙过海,想出了一些新的红薯吃法。一是将蒸熟的红薯去皮,与适量面粉混揉一起,蒸成馍或烙成饼。二是将红薯洗净擦成丝,拌入面粉蒸麦饭。
晒干的红薯片,磨成粉,加水搋成面团,搓成直径五六厘米的粗条,放在笼屉里蒸熟,然后用饸饹床子压成饸饹,直接调味食用。其味略甜,软糯适口。这种饸饹,因在压制中不必入水,所以被称之为旱饸饹。
红薯有一个缺点,吃的多了,容易反酸,严重时胃里烧得非常难受。
那年,我家也和大家一样,把当时吃不了的红薯切片,晒在房上。不料一场雨将房上的薯片淋湿,等再次晒干取下时,全部霉变发黑了。扔了吧,那是口粮,舍不得。洗净几片在炉子上煮熟,试吃时一股霉味,难以下咽。后来打听,得知那发霉的红薯片仍能压饸饹吃。于是将那些霉红薯片全部磨成粉,压出来的饸饹少了甜味,反而比那发甜的还要好吃。
有次我正压饸饹时,家里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她是妻子在东塬上的老同学,没什么好吃的招待,她与我家人都饱餐了一顿霉变红薯干压的旱饸饹,她在饭后,连说几声:“好吃,好吃!”
结语上边提到的饭菜小吃,无一属于上得台面的高大上者。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要求,也在不断改变提高。当年人们对于饮食,普遍不太讲究什么色香味形,而是以材料易得,制作简单,口感尚可,填饱肚子为大前提的。所以,即使以前颇受欢迎的东西,早已风光不再。本文意在使当下的年轻一代,能对先辈们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
2020.6.29
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
张英,字俊发,临渭区人。上世纪五十年代高中毕业后,曾在甘肃盐锅峡水电工地工作,七十年代后回乡从事村医四十年之久。爱好文学,笔耕不断。
图:网络
主编:刘莉萍
投稿邮箱:499918885@qq.com
投稿形式:文稿(原创首发)+作者生活照+作者简介
购书热线:
《晴日雪兰》是刘莉萍的第一部散文集,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收录各个时期、各类题材散文近百篇,共分六辑。刘莉萍,中学语文教师。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编剧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渭南市作协会员,渭南市诗词学会会员,临渭区作家协会秘书长。
购书电话:15877438122
购书微信:15877438122
购书流程:微信支付书费60元(外地加5元邮寄费),短信或者微信留地址和联系电话,会送书上门。
扫码支付送书上门

本文地址:https://www.ehuixue.com/40907.html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慧学在线的微信号,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