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初中生看的中国地理影视

2023-02-25 08:42  阅读 71 次

一、适合初中生看的中国地理影视

《地理中国》、《航拍中国》

二、我是中学生对中国的地理问题想汇总一下

1、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

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

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

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

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

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

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

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

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

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西藏的纳木错湖。

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西藏。

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6、世界最低的盆地――新疆吐鲁番盆地。

17、世界陆面最大的高差――珠穆朗玛峰(8844.43)与艾丁湖(一155米)。

18、世界熔岩地貌最发达之地――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

19、世界最大的黄土地貌――中国黄土高原。

20、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高原――青藏高原。

21、世界空气最稀薄之地一珠穆朗玛峰。

22、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湖群分布区――藏北高原。

三、初中地理记忆方法技巧

地理作为一门学科,记忆基础的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关键,记忆方法对于记忆知识点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地理记忆方法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中地理的记忆技巧 一、 地理学习的灵魂――地图的利用。

1、上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地理课的基本工具,也是常用工具----------地图册。

2、一边听课一边把学习中出现的地理事物在地图上圈点下来。如:学到地中海沿岸是冬季多雨,那么,地中海在什么地方?一定要在地图上找到并落实下来。

3、动手绘制示意图 如西亚石油输出的路线,同学们可以在一张草纸上绘制出简单的、相对位置正确的示意图。这类图不要求绘制得多么精准,只要能说明问题就行。

4、学会分类 地图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地理景观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漫画图、地理数据图、地理结构图、地理等值线图等。

5、学会变图 ①图图转换(剖面图转换为平面图) ②图文转换

6、学会用图 ①用图归纳总结地理规律或特点 ②用图记忆 复习中国地理:可看

10个方面地图,即: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气温、降水量)、中国水系图、中国资源图(森林、矿产、水能、旅游资源等)、中国农作物分布图、中国工业分布图、中国人口、民族、城市、商业中心图、中国交通图、中国自然保护区图等。逐一看图、记图,甚至画图,中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就掌握了。

学习世界地理:1、要在十条线上下功夫(五条经线、五条纬线)。2、找出十条线穿过地区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3、在经纬度跨度不超过十度范围内描一幅轮廓图,说出其中的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并问一个为什么?这样你会发现你开始“脑”中有“图”,“心”中有“理”了,地理不再是单调的文字)

7、复习时应以地图作为知识载体,常看地图,多读地图。

二、地理学习的支柱――教材的理解

1、依纲据本,掌握地理原理、规律 。

①先将书读厚:在书上作读书笔记,加上自己的理解或找出自己的疑点。

②再将书读薄: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图示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2、利用课本,学会举一反三 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

3、利用课本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

如: 区域地理(大洲或国家):位置、范围、人口、地形、气候、河湖、资源、工农业、交通、城市。

4、巧妙记忆地理知识

①谐音记忆法。 例: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自然元素: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养闺女,贴给哪家美?)

②口诀记忆法。 例: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川西二宁青甘陕,内重台海北上天,港澳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已实现。

三、善于把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

把不同的地理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首先必须问“为什么?”这样便会养成由果推因的良好的地理思维习惯。例如: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那么,为什么乞拉朋齐会成为世界的雨极呢?结合地图,根据乞拉朋齐所处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这里有大量的地形雨,这样,气候便和地形、位置相互联系起来了。

四、对地理原理,概念的理解要把握住要点、抓住关键。

对地理原理、要领的掌握,并不要求象物理、数学分式、定理那样精确,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要点便十分容易地理解并把它们掌握住了。例如:“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阳光、空气、水等都是自然资源”这一对自然资源概念的理解。我们应该抓住两个要点:第一,自然界中存在的,不是工业产品。如,汽油,虽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但不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它是工业产品。第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没有利用价值的不是,如沙漠虽然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但目前,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也不是自然资源。这样就可以了

初中地理记忆方法 口诀记忆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个圆球体,五点一亿表面积;

“庐山起义”是半径(“庐山起义”是6 371的谐音),

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合八万里)。

判断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

度数向北增加的纬度是北纬度,度数向南增加的纬度是南纬度。

度数向东增加的经度为东经度,度数向西增加的经度为西经度。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不是所有东经度的范围都在东半球,也不是所有西经度的范围都在西半球。

0°―20°W的西经度在东半球,160°E―180°的东经度在西半球。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和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界线是北回归线,最南界线是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南北回归线上,太阳每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二分二至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北半球春分日(3月20或21日)、秋分日(9月22或23日),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由赤道向两极正午太阳高度递减。

②北半球夏至日(6月21或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递减。

③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或23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递减。

昼夜长短八字口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昼增长的过程。南半球相反。

判断公转轨道上的“二分二至”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节气判断可以运用口诀“偏左左冬,偏右右冬”。就是说,地轴北端偏向左边,轨道最左边的位置就是北半球的冬至;偏向右边,轨道最右边的位置就是北半球的冬至。然后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其他几个点的节气。

比例尺比较大小的方法

比例尺大小是指比值的大小。比例尺形式统一时,直接比较大小;形式不统一时,先转化成统一形式再比较大小。

对于数字式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对于线段式和文字式比例尺,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大,比例尺越小;1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大。

一般定向法

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再确定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

指向标定向法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要按照指向标判读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

①方格状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方向,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方向。

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纬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在判断方向的时候既要判断两点的东西方向,又要判断两点的南北方向。

②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

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判别东西方向,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为东,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西。

南北方向的判定:从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南方向,站在北极点,你的前后左右都是正南方;从南极看,所有经线都指向正北方向,站在南极点,你的前后左右都是正北方。

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①图幅大小相等

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反映的实地范围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②地图所画实地范围相同

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①判读地势高低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等,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距相等。等高线数值越大,地势越高;数值越小,地势越低。

②判读坡度陡缓

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③判读山地常见地形部位

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鞍部:位于两个山峰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

陡崖:等高线重叠。

等高线图上五种陆地地形的判读方法

山地:等高线密集、数值大且由外向内越来越大。

丘陵:与山地相似,但数值较小。

高原:高原面上等高线稀疏,边缘等高线密集、数值大。

平原:等高线稀疏且数值小。

盆地:等高线数值由内向外越来越大,内部等高线稀疏。

本文地址:https://www.ehuixue.com/223220.html
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慧学在线的微信号,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